觀察了孩子的用餐情況
孩子們對於看起來不好吃的食物 外面不好看的食物產生了挑時的情況
配合學校的活動 與孩子分享醜 tshiú 食 si̍t 大變身的活動
了解每種食材環肥燕瘦 兩個「腳」的紅蘿蔔 âng-tshài-thâu 畸形的馬鈴薯 má-lîng-tsî/má-lîng-tsû 檸檬 lê-bóng 等
都可成為美味的食物 而且不影響營養價值和味道
觀察了孩子的用餐情況
孩子們對於看起來不好吃的食物 外面不好看的食物產生了挑時的情況
配合學校的活動 與孩子分享醜 tshiú 食 si̍t 大變身的活動
了解每種食材環肥燕瘦 兩個「腳」的紅蘿蔔 âng-tshài-thâu 畸形的馬鈴薯 má-lîng-tsî/má-lîng-tsû 檸檬 lê-bóng 等
都可成為美味的食物 而且不影響營養價值和味道
認識阿美族~透過影片、圖片及舞蹈來體驗阿美族的傳統文化
族群介紹:
分佈於花蓮北部之奇萊山平原,南至台東及屏東之恆春半島等狹長
之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,目前人口約有206,813人(106年4月),是
台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者。傳統社會制度以母系氏族組織為主,
男性被招贅後共居於女家,有關家庭親族事務與財產由女性戶長做主
,惟重要事務,如婚姻、分產則必由出贅之母舅返家共同決策;然而,
部落性之政治、司法、戰爭、宗教等公共事務,則由男性組織之男子
年齡階級組織處理。傳統祭儀以部落之豐年祭為主,其中過程以表達
部落男子年齡階級新成員之加入意義為最重要。
認識阿美族的傳統服飾
辭條名稱:阿美族服飾
辭條族別:阿美族
辭條主題:物質文化
族語拼音:losid
撰 述 人 :李莎莉
熱鬧的「豐年祭」
阿美族在每一年的七月中旬都會舉辦慶祝豐收的豐年祭,除了慶祝及感謝祖靈的庇祐,讓族人在過去的一年中衣食無虞,也請祖靈繼續庇祐族人在新的一年依然能逢凶化吉。
我們也來跳跳看,大家手舞足蹈好開心啊!!
資料參考來源:
https://www.apc.gov.tw/portal/docList.html?CID=FAD81C01A21CEFD8&type=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
孩子透過老師的介紹,認識泰雅族的祭典文化--祖靈祭 ma hou、豐年祭、播種祭
泰雅族中的gaga(gaya)意思為祖訓或遺言,指泰雅社會應遵守祖訓的社會群體,而是以血緣、共約、共祭為基礎發展而成,
深深存在於泰雅族人的生命之中;又因泰雅族的分布地區遼闊,gaga之意各有偏重不同,但仍不出以下四個範圍:血族及地緣
團體、祭祀團體、共食團體和制約團體。
祖靈祭 ma hou
(一)祭型:全部落在男性群體。早期祭祖祭女性是不能參與的。
(二)地點:早期因為部落遷移頻繁,且無固定的墓地,因而選擇某一小路徑旁行。近來聚落定居,公墓已定後,均固定在公墓地祭之。
(三)祭時:農曆七月半破曉清早時刻。
(四)祭品:酒、小米糕、農作物、果實、魚類等,但是唯有山豬醃肉,不能作為祭品。
(五)祭文譯義:
第一種祭式:定點集合前往墓地,行走中,頭目自己高喊一段祭文「祖先們!祖先們!…今日是子民們以虔誠的心情來會祭拜您,
願祖靈能嘉納呼喊,並真誠的敬邀所有祖靈們會聚,分享惠賜的祭品…。」
豐年祭:
泰雅的豐年祭在停辦多年後,現有許多部落又恢復舉辦,但多以表演性質為多,內容有播種祭、收割祭、狩獵祭。
播種祭:
清早就需起床蒸祭獻用的小米糕,家中的火種不可熄滅,祭典時,以此火種點燃火把,連同小米糕、少許酒、小米重數穗
及小鋤頭,由兩個祭司帶往耕作地。先到其中一名祭司的耕作地,用小鋤頭鏟方尺之地,舉行播種儀式,而後向祖靈祈求
所播下的小米穗能全部發芽,祈祝後,撕裂小米糕一半,置於祭田中央,傾酒其上,所剩小米糕、酒,由兩祭司在祭田旁
分食。在這之後,在赴另一位祭司的耕作地,舉行同一儀節。收割祭:小米成熟後,決定收割的當日,每一家先到田裡割
取數穗小米回家,一穗掛樹上,一穗種在田野,等收割完畢後,再掛一穗於倉庫的屋頂上。在祭祀日當日的清晨,族人選
定兩人召喚祖靈,祈求好運,等到儀式結束後,族人即離開現場,不得回頭看。狩獵祭:出社狩獵時,出發前先差遣二人
在路上觀察鳥的飛行方向,來決定是否出獵。人山打獵時,到了目的地,首先搭設獵舍,夜宿於此,隔日才開始狩獵。
令人開心的是孩子聽完典故後,都會主動到語文區翻閱書籍,還會要求老師再講一次!
資料參考來源:
https://www.apc.gov.tw/portal/docList.html?CID=FAD81C01A21CEFD8&type=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
小熊班下學期的主題教學,是小熊好忙.延續了上學期的小熊探險,讓孩子可以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去探索自己喜歡的事物.
而到了下學期,天氣漸漸暖和,原本上學其實都只能找蛾的幼蟲,但到了四五月,終於開始出現了不一樣的昆蟲囉!
除了上學期,我們發現到的椿象 臭腥龜仔 chhàu-chhèⁿ-ku-à ,遇到了更多不同的種類,像是赤星椿橡,黃班椿像外,
這一次,孩子們居然發現了瓢蟲呢!其實,以前的人,對於這些小蟲子,幾乎都是同樣的稱呼,
瓢蟲,有人說是 ku-á ,也有人說是跟椿像一樣念做臭腥龜仔 chhàu-chhèⁿ-ku-à.
另外,機會難得,老師也帶孩子一起認識了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蟲的母語:
蜘蛛 ti-tu
蚊子 báng-á
蒼蠅 hôo-sîn
螞蟻 káu-hiā
我們在長椅上發現了黃班椿像囉!臭腥龜仔 chhàu-chhèⁿ-ku-à.
大家都對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蜘蛛 ti-tu很感興趣呢!
在外面玩的時候還會遇到小小的螞蟻 káu-hiā!太小了,拿放大鏡來看吧!
我們找到的械斑溜瓢蟲臭腥龜仔 chhàu-chhèⁿ-ku-à.,好好的養在羅勒上,常常來觀察它的成長變化喔!
最後,大家還一起做了海報,把我們找到的,飼養謝班溜瓢蟲臭腥龜仔 chhàu-chhèⁿ-ku-à.的過程記錄下來喔!
主題活動除了說故事高手外
更加入了手偶劇場/偶戲( Ngóo-hì )的演出
孩子們設定演出的劇場的語言
使用本土語言來說故事讓孩子對閩南語的運用更為熟悉
也增加了手偶劇場/偶戲( Ngóo-hì )的趣味感呢
全校性母語日活動
企鵝班開始實行說 suat 故事 kòo-sū 分享活動,
小企鵝們從一開始欣賞老師們講故事到現在能主動、踴躍且獨當一面的為大家說 suat 故事 kòo-sū ,
一開始不熟悉該如何說 suat 故事 kòo-sū ,才發現原來說故事有好多要注意與學習的地方,
像說話聲音、書本的展示、故事內容的流暢、說 suat 故事 kòo-sū 的技巧等…,孩子們也能體會說 suat 故事 kòo-sū 也是一門大學問呢
不過經過幾次的學習與練習,大企鵝們也逐漸能掌握說故事 kòo-sū 的技巧,
孩子們也在故事中加入台語的元素,國臺語交替的說故事讓故事更佳的精彩。
一年一度的崇學國小國際文化愛心園遊會又到囉!!
園遊會可以讓孩子們體驗有如夜市一樣的樂趣,
除了能夠體驗二手物品回收再利用外,
可以看到很多攤子,很多店面,也學會運用園遊卷來進行金錢與物品的交易,是很棒的社會學習!
透過這次的活動,老師也讓小熊班的孩子學習了有關逛攤與買賣的相關母語,熟悉後,也能更活用了喔!
園遊會買賣東西時,我們可能會需要學習到:
大家在擺的攤子,我們可以稱呼是"店 tiàm ",攤販 thuann-huàn ",
賣東西的人,我們會稱呼是"老闆 láu-pán ",或是"頭家 thâu-ke ".
要買東西的時候,我們可以問"多少錢-偌濟錢- guā-tsē tsînn ",
園遊卷的價錢也有"五元 gōo-khoo ","十元 tsa̍p-khoo ","二十元 lia̍p- tsa̍p-khoo ".
這個"多少錢"?
偌濟錢- guā-tsē tsînn?
"老闆,我要買這個".
"頭家 thâu-ke, 我欲guá beh bé tsit-ê
這個奶酪一個"二十元".
"二十元 lia̍p- tsa̍p-khoo ".
有各式各樣的店,我們逛得很開心呢!
"店 tiàm ",攤販 thuann-huàn "
全園一起參加的走馬瀨農場戶外教育,孩子們接觸到了許多平常在都市裡不長接觸到的各種體驗!
我們去可愛動物區看到了好多可愛的動物,有咪咩叫又有點臭的羊iûnn,好大隻好大隻的豬ti/tu,爬上爬下速度好快的猴子kâu,還有好愛吃牧草的牛 gû !每一種動物都好有特色唷!
我們還去體驗了推牧草 bo̍k-tsháu ,也可以叫作草料 tsháu-liāu 牧草堆起來可真不容易!又重又大!我們剛剛餵牛寶寶吃的就是這些牧草堆呢!
除此之外,我們還參觀了養蜂場,近距離觀察蜜蜂bi̍t-phang以及蜜蜂們的家,還試吃了香甜的蜂蜜phang-bi̍t,好好吃呢!
藉由這次的戶外教育,體驗了鄉村風情,也接觸到了在地古早味的生活,是一趟很有意義的學習之旅!
1.
你看,是羊iûnn呢!他們聞起來有一股味道....
2.
哇....我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豬ti/tu...原來它這麼大....
3.
是猴子kâu!猴子爬得好快喔!
4.
唉呀,這些牛 gû吃得好多好快...
5.
牧草 bo̍k-tsháu推起來....還真是...重啊....加油!!加油!!
6.
是蜜蜂bi̍t-phang和照顧蜜蜂的叔叔呢,老師,蜜蜂會不會跑出來叮我們?
7.
叔叔說,蜂蜜phang-bi̍t,就是蜜蜂的口水!?嗯,可是~好甜好好吃呢!
崇學國小於文化中心舉辦學生才藝發表會,將學年、才藝及優秀的精彩內容公開展演,包含:鬥嘴鼓等。